手持式光谱照度计作为精准测量光环境的便携设备,常需在户外或复杂天气条件下作业。雨雪、高温、低温、强风等天气不仅可能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,还可能对设备造成不可逆损伤。掌握科学的使用注意事项,是保障测量精度与设备寿命的关键。
一、雨雪天气:做好防水防护,避免设备受潮
雨雪天气的核心风险是设备进水或受潮。使用前需检查设备外壳的密封性,确保按键、接口等部位无破损,必要时为设备套上专用防水保护套(注意选择透光率高的材质,避免影响光学测量)。测量时应尽量避免设备直接暴露在雨雪中,可借助雨伞、遮阳棚等遮挡工具,同时保持手部干燥,防止汗液或雨水通过手部接触渗入设备内部。若设备不慎沾染雨雪,需立即用干燥柔软的抹布擦拭干净,不可直接用吹风机高温档烘干,避免损伤光学元件;测量结束后及时将设备放入防潮收纳箱,箱内可放置干燥剂,防止残留湿气导致电路故障或光学部件发霉。

二、特殊温度:控制使用时长,做好温湿度过渡
高温(通常指环境温度超过35℃)与低温(通常指环境温度低于-5℃)均会影响设备性能。高温环境下,设备内部元器件易因过热出现精度漂移,光学滤镜也可能因热胀冷缩改变透光特性。此时需缩短单次测量时长,每工作30分钟左右让设备在阴凉处静置10-15分钟散热,避免阳光直射设备机身;同时避免将设备长时间放置在车内等密闭高温空间,防止外壳变形或内部电路烧毁。低温环境下,电池续航能力会显著下降,设备显示屏可能出现卡顿、黑屏等情况,测量前需将设备从低温环境移入室内(或温暖的收纳箱),静置1-2小时完成温湿度过渡,待设备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后再开机使用;可提前为设备配备高容量低温专用电池,避免测量过程中突然断电;测量时尽量减少设备暴露在低温环境中的时间,操作完成后及时收回温暖环境,防止设备因温差过大产生冷凝水。
三、强风天气:稳定设备姿态,避免意外损伤
强风天气虽不直接影响测量数据,但可能导致设备晃动或意外坠落。测量时需保持身体稳定,用双手握持设备,避免单手操作导致设备被风吹动;若需固定测量位置,可借助三脚架(选择防风性能强的款式),将设备牢牢固定在三脚架上,同时检查三脚架的配重是否充足,防止被风吹倒;避免在高处(如屋顶、高台)或空旷无遮挡的区域进行测量,防止强风将设备吹落造成损坏;若风力达到5级以上,且无可靠固定措施,建议暂停测量,待风力减弱后再作业,避免因设备晃动导致测量角度偏差,或因意外碰撞损伤光学镜头。
四、特殊天气后的设备维护
无论何种复杂天气,测量结束后都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。首先检查外观是否有划痕、变形,光学镜头是否有污渍或损伤,若镜头沾染灰尘或污渍,需用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,不可用普通纸巾或抹布擦拭,防止刮伤镜头镀膜;其次开机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,测量数据是否处于合理范围,可通过测量已知标准光源(如校准灯)验证精度,若发现数据异常,需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校准;最后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,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,包括电池充放电、接口清洁、光学部件校准等,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。
复杂天气下使用手持式光谱照度计,需以“防护优先、精准测量”为原则,结合天气特点做好针对性防护,同时规范操作流程与后续维护。只有科学应对环境挑战,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测量优势,为光环境评估、照明工程验收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。